新闻动态

1964年毛主席命贺龙整治国足,贺龙只用一招,让国足踢到亚洲第一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30    点击次数:142

这是我们的邻居,大家身体条件差不多,可人家能做到的事,我们怎么就不行呢?

日本队赢了世界杯比赛,现场的观众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。

日本赢了比赛,不少外国朋友纷纷向一个中国人表示祝贺,可这位中国人只能无奈地解释:

我来自中国。

他接着表示:“大家都在为我们欢呼,可我是中国人,我们的队伍没能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。”讲这话时,他眼中闪烁着泪光。

本届世界杯一开赛,中国男足又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。

不少人对于中国男足缺乏信心,网友们纷纷出主意,有人提议把足球考试放进高考,这样咱们的足球水平很快就能在亚洲站稳脚跟。

很多人可能不了解,中国足球也曾有过高光时刻。那时候,贺龙元帅只用了一个妙招,就带领国家队冲上了亚洲之巅。

贺龙到底使出了什么妙招,能让中国男足一跃成为亚洲最强队伍呢?

【爱好武术,喜欢体育】

贺龙的曾祖父是个武艺爱好者,从小在曾祖父的影响下,贺龙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听说贺龙对武术很感兴趣,他父亲便安排他拜师学艺。后来,当国家面临危难时,贺龙毅然投身革命,为救国救民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战斗一打响,贺龙就忙得不可开交,但再忙他也没丢下对体育的喜爱。抗战刚开始那会儿,毛主席就喊出了“强身健体,痛击日寇”的口号。

听到这个号召,贺龙立刻行动起来。

1937年8月6日,贺龙在《新中华报》上刊登了一篇号召大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文章,强调通过锻炼身体来增强力量,为战胜法西斯贡献力量。

贺龙在部队里组建了一支篮球队,有人不解地问:“打仗已经够累了,怎么还要搞这些运动?”

士兵们对此都感到一头雾水。

贺龙也一一解答了战士们提出的疑问。

我军在政治素质和军事能力上都很出色,但在体育方面还有所欠缺。官兵们的身体素质不够理想,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。我们应该让军营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充满活力。

听了贺龙的一番话,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篮球队,开始加强锻炼,提升体能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训练,士兵们的体能水平都有了明显进步。随后,其他军区也开始学习贺龙的方法,推广这套训练模式。

为了鼓舞战士们积极锻炼身体,中央曾经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。贺龙带着他所在军区的"战斗篮球队"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勇夺冠军。

当晚的庆祝活动中,朱德对这支篮球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。

你们这次到延安来,表现非常出色。作为从前线过来的队伍,你们不仅球技高超,而且意志坚定。在贺龙师长的指挥下,你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,我们部队就需要这样的精神和活力。

由于“战斗篮球队”在赛场上大放异彩,中央领导们注意到了贺龙在体育管理上的过人天赋。

【出任体委,整顿体育】

新中国成立之初,为了增强全国人民体质,国家决定全面推动体育建设。

不过,关于体育活动该怎么组织、由谁来牵头负责这件事,大家一直都没商量出个明确的办法。

国家领导人非常清楚体育事业对强国建设的关键作用,所以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责任心,认真履行职责。

1952年,刘少奇提笔写下了一份报告,题目是《关于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的情况》。

在这份报告中,刘少奇提出建议,认为有必要在政务院下面成立一个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,并且最好能由像贺龙这样有威望的将军来担任这个机构的负责人。

这个建议一提出,毛主席立刻表示赞同。他非常清楚贺龙在体育领域有出色的才能,而且贺龙本身就对体育充满热情,毛主席认为,由贺龙来担当这个领导角色再合适不过了。

没过几天,贺龙就接到了邓小平打来的电话,让他去当体委的一把手,专门负责组建管理全国体育运动的机构。

贺龙向毛主席征询看法。

“主席觉得你挺适合做体委主任的。”邓小平微笑着说道。

“既然毛主席和中央都信任我,把任务交给我,那我就担起这个责任。”贺龙接受了这项使命。

跟大家分享个喜讯,毛主席和党中央安排我担任体委主任。现在有些人瞧不起体育工,我就要带头打破这种偏见,成为第一个以体育为事业的人。

听到消息后,贺龙在“五四”运动会上兴奋地发表了讲话。

1952年11月15日,贺龙正式上任。尽管他当时充满信心,但国内形势却相当严峻。

面对这种局面,贺龙对体委的同志们说:

从事体育事业,不能坐享其成,必须从零开始,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。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,体育事业必然也会随之蓬勃发展。

在贺龙的鼓舞下,体育部门的干部们干劲十足,迅速投入工作。为了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,贺龙首先着手加强体委的人才队伍建设。

贺龙积极推动人才引进工作,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很快就为运动员培养找到了合适的人选。

不少顶尖的乒羽选手纷纷主动参与,用实际行动助力我国体育事业向前迈进。

紧接着,贺龙和体委的同事们一起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。在讨论过程中,贺龙强调要采用军队式的管理模式,通过高标准的要求、刻苦的训练和科学的培养,争取用最快的时间把运动员打造成世界顶尖水平。

在贺龙和体育部门领导的积极推动下,运动员们的实力迅速提升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乒乓球队,1959年,容国团为中国摘得了首个世界冠军的桂冠。

容国团拿到冠军的消息一传开,全国人民都兴奋不已。很快,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健身热潮,大家都开始积极锻炼身体。

但大家没意识到,这其实只是中国体育迈向巅峰的开端。

1961年,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锦标赛上大放异彩,一举拿下三项第一、四项第二和八项第三的佳绩。看到这样的成果,贺龙也感到非常高兴。

贺龙此时既感到高兴,又充满忧虑。尽管乒乓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但让他更为担心的是中国在足球、篮球和排球这三大球类项目上的表现。

贺龙一直致力于推动“三大球”的发展,期待它们能在亚洲站稳脚跟,迈向全球舞台,然而这一愿景至今未能成真。

贺龙对"三大球"的忧虑广为人知,他在多个公开场合反复提到自己对这些项目发展的担心。

你们可能不知道,我已经快70岁了,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去见马克思之前,能亲眼看到咱们的“三大球”彻底翻身,迎来辉煌。

贺龙在和体育部门的领导聊天时,直接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

“要是足球、篮球、排球这些大球项目上不去,我这辈子都难以安心。”

贺龙曾经表达过这样的忧虑,在篮球、排球和足球这三大球类运动中,他最为牵挂的就是足球的发展。

另外两个项目处于中等水平,而足球的发展则刚刚起步。

一开始,贺龙和体委的同事们只认为足球水平不算太高,但没想到实际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得多。为了彻底扭转足球成绩上不去的局面,贺龙想出了一个硬招:把球员送到部队里去锻炼。

【足球成绩差,使出杀手锏】

最初,中国足球的实力并不算弱。那时候,球队里有个叫李惠堂的球员,他的球技相当出色。在他的引领下,中国足球一度在亚洲崭露头角。可以说,李惠堂时期是中国足球的黄金年代。在他的带领下,中国足球队赢得了9次冠军和11次亚军,那时候的中国队绝对是亚洲顶尖的球队之一。

后来由于一些情况,李惠堂没有回到球队,长期留在香港。同时,队里另一位核心球员决定留在上海当教练。剩下的队员里没有人能担当重任,中国足球的水平也就一直停滞不前。

李惠堂他们走后,贺龙和体委的同事们觉得国内足球发展可能会受点影响。可让贺龙意外的是,没了他们的中国足球水平居然下滑得这么厉害。

他们走后,贺龙安排中国足球队去国外取经,那支队伍先后走访了苏联和东欧多个国家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尽管缺少了核心球员李惠堂,但中国足球队的表现还是说得过去的。

1955年,贺龙带领中国足球队前往波兰,与波兰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。这场比赛正值波兰建国十周年,波兰队希望通过这场赛事为祖国献礼。

比赛一开始,波兰队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,觉得我们中国队弱不禁风,他们还扬言要狂灌我们8个球。

面对波兰的挑战,贺龙和我们的足球队表现得相当淡定。虽然波兰的足球水平确实比我们高,但我们的队员也是拼尽全力,希望在波兰队面前展现出最好的状态。

贺龙看到大家精神饱满,便鼓励他们说:

比赛输了不要紧,但士气绝不能垮。在球场上,我们要拿出军人那股拼劲儿,把咱们的真本事都使出来。

贺龙的话一说完,队员们顿时士气高涨。

第二天,我们的国足队员们都拼尽了全力。虽然最终以1比2的比分遗憾输给了波兰队,但对手之前夸下的海口并没有实现。在贺龙眼里,球队能打出这样的表现,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。

这次胜利让我们的国足队员们士气大振,信心十足。

接下来的几场比赛,他们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。

尽管无法和全球顶尖足球队比肩,但这一成就已经远超当前国家队的水平。

据报道,中国足球队在与波兰队的比赛之后,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一共赢了36场,打平了19场,表现相当不错。

贺龙目睹足球队的拼搏精神,坚信中国足球实现“冲出亚洲,走向世界”的目标就在眼前。

那时候,不少中国球迷都热切盼望着国家足球队能打进世界杯。

可谁也没料到,就在大家纷纷称赞国足表现出色之际,球队的状态却急转直下。

1964年,巴基斯坦足球队来中国访问,和咱们的国足踢了场友谊赛。贺龙对这场比赛没怎么放在心上。

他认为咱们中国队赢球是十拿九稳的事,毕竟巴基斯坦队平时没多少时间训练,条件实在有限。

但事情的发展出乎贺龙的预料,在这场关键的足球比赛里,中国队意外地输掉了比赛。

比赛一结束,所有看球的国内观众都惊呆了。

贺龙气得不行,毕竟这已经不是国家队头一回输球了。

就在最近的世界杯预选赛上,我们国家队意外输给了印尼队,结果无缘晋级,这让大家都很意外。

世界杯结束后,咱们国家队在接下来的每场比赛中都没能赢。

尽管人们常说“输赢是比赛的一部分”,但那时我们面对的对手都是些实力较弱的国家。无论是整体体育水平还是足球能力,它们都不算突出,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我们。

贺龙对此感到十分沮丧,而输给巴基斯坦的比赛更是让他气得不行。

贺龙决定认真抓一抓足球队的建设。为了让队伍面貌焕然一新,他费尽心思,想尽办法。

贺龙随后琢磨出了一个“稳妥的办法”,打算把足球队的成员安排到部队里去。

贺龙总爱强调:“踢足球就像带兵打仗,球场就是战场。”

足球队表现不佳,他决定暂时让球队解散,安排队员们去军队接受训练,以此提高他们的能力。为了让这支他非常看重的队伍尽快进步,贺龙果断地把他们送到了以严格著称的“硬骨头六连”进行锻炼。

1939年,"硬骨头六连"组建成立,这支部队在抗战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他们在战场上屡建奇功,打了不少漂亮仗。

在贺龙的安排下,这支足球队前往六连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和训练。

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比赛,中国男足的水平有了明显进步。

1956年,贺龙把原来的足球队员召集回来,再次组建了一支队伍。这支新队伍在随后的各项赛事中表现非常出色,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
尽管后来表现依旧平平,但比起之前的惨痛失利,贺龙觉得已经好多了。

贺龙原本满怀信心,认为只要球员们持续拼搏,中国足球队必定能取得更出色的战绩,真正登上国际足球的广阔舞台。

但让贺龙始料未及的是,中国足球的水平始终未能提升,如今国家队的表现更是让人大失所望。

国足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,要想扭转这种局面,必须依靠国家出手整治。只要国家下大力气,假以时日,相信国足一定能提升水平,真正跻身世界强队之列。

史真撰文《贺龙点将:新中国体育的开拓者》发表于《党史文汇》2022年第4期第36页。

陈普庄撰文介绍,贺龙被誉为"武状元",他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。这篇报道刊登在2021年11月6日的《湖南日报》第4版。